导语 根据《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的通知》(教高函〔2025〕7号),经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,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总决赛现场比赛定于2025年10月12—15日在郑州大学举行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202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现场比赛通知
一、参赛对象与比赛方式
1.入围项目。大赛总决赛现场比赛的入围项目包括:高教主赛道中国大陆参赛项目(简称“大陆项目”)、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(简称“港澳台项目”)、国际参赛项目(简称“国际项目”),“青年红色筑梦之旅”赛道参赛项目(简称“红旅项目”),职教赛道参赛项目(简称“职教项目”),产业赛道参赛项目(简称“产业项目”),萌芽赛道参赛项目(简称“萌芽项目”)。
2.复活项目。未入围总决赛现场比赛的主赛道大陆项目、红旅项目、职教项目及产业项目,根据各地报送入围总决赛项目的排序,排名前15%(四舍五入),可自愿申请参加“铜奖晋银奖”
复活赛。请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10月6日12:00前,登录大赛省级管理系统,进入大赛管理版块,完成“铜晋银复活赛报名”操作,产业赛道将复活赛报名项目推荐表(附件1)发送至jybdcw@chsi.com.cn。
(二)比赛方式
1.主赛道大陆项目、港澳台项目,红旅项目、职教项目、产业项目,“银奖晋金奖”复活赛项目以线下方式参加比赛。
2.主赛道国际项目团队可根据自身情况,选择线下或通过线上平台参加比赛。国际项目对应的国内推荐高校,负责做好国际项目审查、线上参赛条件保障和沟通联络等工作。
3.“铜奖晋银奖”复活赛项目、萌芽项目采用会议评审方式比赛,项目团队不到现场。
二、赛事内容与同期活动
(一)具体赛程安排
10月12日,线下比赛项目团队报到。
10月13—15日,各赛道金奖争夺赛,“银奖晋金奖”复活赛,“铜奖晋银奖”复活赛,萌芽赛道会评比赛,高教主赛道排位赛,冠军争夺赛。
具体比赛安排见后续公布的《参赛手册》。
(二)同期活动安排
10月15日,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、大赛优秀项目展暨资源对接会。
以上活动具体安排另行通知。
三、参赛项目要求
参赛项目文本及路演材料(包括PPT、项目书等)严禁商业外包、过度包装,参加现场赛的人员需签署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总决赛参赛项目自查承诺书(附件2),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,并将参赛承诺书于10月10日17:00前发送至myhp@zzu.edu.cn。
参赛过程中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、提供虚假材料、重复参赛等行为,将取消项目参赛资格,并对报送单位进行约谈、通报批评、核减参赛指标等。
四、比赛注册与参赛准备
(一)人员注册
1.线下参赛人员。参赛的主赛道项目、红旅项目、职教项目、产业项目,每个项目现场参赛队员不超过2人(其中1人须为项目负责人)。同时,入围项目所在高校可安排1名负责同志担任高校领队,安排2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担任带队教师,安排9人(师生均可)作为大赛观摩人员。请各参赛高校根据省厅安排于10月7日12:00前登录中国国际大学生 创新大赛(2025)赛务注册报到系统(https://cicsic.zzu.edu.cn,平台将于10月4日9:00开放注册)完成所有人员的信息注册及审核,并填写参赛高校领队、带队教师回执表(附件3),扫描签名发送至bmhz@zzu.edu.cn。
港澳台项目人员信息单独注册,由大赛组委会另行通知。
2.线上参赛人员。参赛的国际项目,每个项目线上汇报人员不超过2人,由大赛组委会另行通知并统一注册。
(二)参赛准备
根据本次大赛的安保和接待管理要求,除高教主赛道港澳台项目、国际项目外,其他参赛参会人员须通过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郑州”微信服务号进行注册,准确提供本人身份证号码、手机号码,并按照拍摄要求完成照片采集。
特别提示:系统中录入的各类人员住宿由大赛会务组统一安排,费用自理。大赛会务组于10月12—15日期间在新郑国际机场、郑州东站、郑州火车站提供接送站服务,在驻点酒店提供赛场接送服务。未在系统中准确录入信息或未在驻点酒店入住的人员,大赛会务组将无法提供证件等会务资料和接待服务。
五、省级观摩
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赴现场观摩,观摩团成员人数不超过3人(其中应包括本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1名、省厅领队1名,领队原则上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教处处长担任)。请各省级部门系统管理员于10月7日12:00前,登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赛务注册报到系统(https://cicsic.zzu.edu.cn,平台将于10月4日9:00开放)进行注册,并填写回执表(附件4),签名扫描发送至bmhz@zzu.edu.cn。
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及领队原则上应出席10月15日举行的冠军争夺赛、世界大学生创新大会以及大赛优秀项目展暨资源对接会。
六、材料提交与作品展示
1.项目展示PPT。所有参加路演的项目,在预检现场提交项目展示PPT,PPT须用“赛道+组别+项目名称”命名。如项目涉密,请务必提前完成脱密处理。路演计算机标配Microsoft Office 2019、Windows Media Player 12,显示终端比例为16:9。参加金奖争夺赛的项目,陈述时间不超过10分钟,答辩时间不超过5分钟;参加“银奖晋金奖”复活赛和高教主赛道排位赛、冠军争夺赛的项目,陈述时间均不超过5分钟,其中“银奖晋金奖”复活赛答辩时间不超过2分钟。
2.会评项目材料。“铜奖晋银奖”复活项目需提交计划书、PPT、1分钟视频,萌芽项目团队需提交项目说明书、项目海报、PPT或1分钟视频。10月7日12:00前,“铜奖晋银奖”复活项目团队将会评材料发至tjyhp@zzu.edu.cn,萌芽项目团队将会评材料发至myhp@zzu.edu.cn。会评资料须以压缩包形式发送,邮件标题和压缩包按照“XX赛道‘铜奖晋银奖’复活赛/萌芽赛道+学校名称+项目”名称命名。
3.校旗、校徽。所有参加总决赛现场比赛的院校,须于10月7日12:00前发送校旗和校徽矢量图至邮箱cxds2025@zzu.edu.cn。
4.现场实物展示。项目研发的实物成果(如设备、模型等)是项目创新性的直观载体,鼓励团队在路演现场予以展示。考虑到场地条件限制,须提前向大赛组委会申请并填写《现场展示需求申请表》(附件5), 请将此申请表签名扫描件于10月7日12:00前发送到邮箱swzs@zzu.edu.cn,经组委会审核同意后,方可携带。
七、报到安排
1.报到时间
10月12日14:00前,全体参加线下活动的人员(含参赛人员、观摩人员、嘉宾等)须到达指定地点报到。
2.报到地点
大赛驻点酒店,具体酒店由大赛会务组另行通知。
3.领队会议
10月12日18:30,召开省级领队会议,地点另行通知。
4.参赛团队赛前会议
各参赛项目团队学生负责人需参加赛前会议,分组进行抽签并提交现场答辩材料(具体以《参赛手册》所示内容为准)。
八、信息发布与其他事项
(一)信息发布
大赛官方网站(https://cy.ncss.cn),用于总决赛期间结果发布。
资源对接平台(http://zydj.woczx.com),用于项目方和资源方(园区、孵化器、投资人、企业)注册报名以及相关合作洽谈。
(二)其他事项
请各省厅领队、各高校领队及带队教师、各赛道参加现场赛的选手分别加入对应的QQ群。其他未尽事宜,请及时关注总决赛官方网站、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郑州”微信服务号。参赛选手可在“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郑州”微信服务号获取《参赛手册》《系统操作手册》。
九、联系及咨询方式
1.参赛材料报送及赛务事宜联系方式
港澳台项目:丁锐
联系电话:15516152866
国际参赛项目:刘永杰
联系电话:13298365310
2.会务接待
酒店接待:阎震
联系电话:18790270025
交通接驳:崔振宇
联系电话:13838003264
3.教育部咨询联系人
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 萧潇
联系电话:86-10-68352259
电子邮箱:jybdcw@chsi.com.cn
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 陈红杰
联系电话:86-10-66097854
电子邮箱:internetplus@moe.edu.cn
4.赛事监督联系方式
电子邮箱:cxcydsjd@163.com
5.大赛信息通知QQ群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【郑州本地宝】 ,关注后回复【国创大赛】可获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(2025)比赛指南,包括比赛直播时间、直播入口、比赛赛制、比赛时间安排、常见问题解答等(持续更新)